江阴香樟树志愿者服务站
标题:
做志愿者最易出现哪些现象
[打印本页]
作者:
jy20150808gy
时间:
2013-3-27 09:54
标题:
做志愿者最易出现哪些现象
担任志愿者不仅没有酬劳,往往还要奉献休闲的时间,既要出钱也要出力,这样的牺牲奉献是很值得赞叹的。
然而,如果问一些资深的志愿者:“你从来没有心灰意冷的时候吗?从未被人气,也从未自己生闷气吗?”能够回答“从来没有”的人,恐怕不会太多。
担任志愿者通常是因热情或热诚而开始的,然而热情易发,想要持久却很不容易。热情冷却后,还能继续留在志愿者团体中欢喜付出的就更少了。经常看到许多人一开始欢欢喜喜参与,然而参与志愿者工作一阵子后,对团体的许多现象开始看不惯,对如何推动工作也常生出争执。于是,“志愿者”就变成与人异议对立的“异工”,而后,或者自觉不被重视,或者因投入的过程遭其它志愿者有意无意的伤害,对志愿者工作开始心灰意冷,压抑着情绪,失去了热诚,只是被
动地依着他人的步调而行动。于是,志愿者又成了心情郁卒的“郁工”。然后,对团体的向心力愈来愈差:“悠闲的好日子不会过?在家喝茶、看报都比到这里受气好!”的念头不断出现,退心生起,志愿者就变成隐轶不出的“轶工”。长
久下来,对团体的认同感愈来愈差,兴起“出钱出力哪里不能去?你们不要我,还有别人要!”的想法。于是,志愿者成为从这个团体逃之夭夭的“逸工”了。
从发心奉献当志愿者,却变成斗乱团体的“异工”,或者成为提不起热情的“郁工”,到最后成了消失不见的“逸工”,这都与志愿者工作者对志愿者团体的特质认识不清、对志愿者工作认知不足,以及自我调适不良所致。
虽然每个志愿者都说自己是来奉献的,其实每个人都是有心而来,只是大家都把真正的动机隐藏在“不求报酬”的情操面具之后。参与志愿者的人或为积功德,或求福报,或为愆赎罪业,或为回馈人群,或图扩展事业人脉,或为利益人
群,或者只想逃避关在家中的沉闷,动机不一而足。他们或许真的不求有形的物质或金钱的报酬,但潜意识中仍然渴求精神面的无形报酬,也就是藉由志愿者工作来证明自己是有用的、是被需要的,由付出中肯定自己生命的存在,也藉此获
得归属感。因此,担任志愿者不要被“我又不求回报”这个想法给蒙蔽,因而不知自我觉察与反省。
其次,志愿者团体是由许多不同生活背景与个性癖好的个体所组成。每位成员都是独立的个体,各有独特的思考模式及处理事情的习惯。因此,志愿者团体是异质性很高的团体,我们没必要期盼每位成员对事情都有一致的想法与作法,也不必苛责他人的动机是否清高纯正。能体认志愿者团体成员的异质性及动机的多样性,当知参与志愿者工作最首要的是涵养“异中求同”的能力。
如果志愿者真是以欢喜心来奉献,那么在奉献的过程中应该是自己快乐,别人也平安才对。然而事实上却又不然,我们看到一些志愿者团体的现象是活动办得愈多,成员间彼此的嫌隙与伤害就愈大。表面上活动办得风风光光,但内部却是暗涛汹涌,往往每办完一次大活动,成员间多了芥蒂,也有很多成员从此消失不见。很显然地,仅是“义务奉献”恐怕不足以胜任志愿者工作,除了“不求报酬”外,似乎还应有其它的心理准备才能成为快乐的志愿者。
作者:
许果添愉
时间:
2013-3-27 11:18
赠人玫瑰,手留余香!
作者:
绿洲虎妈
时间:
2013-4-22 16:54
支持,有钱出钱,有力出力~!
作者:
海宝
时间:
2014-10-13 19:05
说的话句句实在
欢迎光临 江阴香樟树志愿者服务站 (http://cjgy.org/)
Powered by Discuz! X2.5